非全日制研究生要不要读?

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上课方式和特点。通常,非全日制课程为期3年,相较于2年制较为普遍。学生在选课时有必选课、限选课和选修课的区分,每位研究生的课表都会因人而异,但都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。

从2020年到2021年,由于疫情影响,非全学生受益于线上课程,几乎不需要前往学校,节省了大量差旅时间和精力,同时也能反复观看线上课程。然而,从2023年开始,线下课程可能会恢复,而周末上课成为主要形式。许多学校会将相当于全日制5天的课程安排在周六和周日,这种紧凑的安排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,例如上午5节,下午4节,甚至可能还有晚上的课程。此外,一些学校也可能安排晚间或暑期课程,但这相对较少,而将非全和全日制学生混合上课的学校也存在。

考勤方面,非全相对全日制来说更为宽松,学生们可能有更多的请假机会。然而,学校仍然强调严格的考勤管理,以提高学生的出勤率。一些教师会将出勤率与期末成绩挂钩,占到期末成绩的20%-30%。

对于需要外地赶来上课的周末非全学生,通常不需要租房,而是选择住宿,例如在周五和周六晚上入住酒店,周日上完课后返回。尽管有课程安排,但只有持续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,熬过这段时间后就会过去。

由于非全研究生课程着眼于就业,科研压力较低,通常不会要求发表高水平论文。老师也不太可能要求非全学生承担过多的科研任务。因此,除了上课之外,与学校的联系较少。

然而,非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。首先是全国统一考试,与全日制学生一样,非全学生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,考试难度相对较高。对于已在职场工作的人来说,兼顾工作和学习可能较为困难,复习投入程度不如学生时代。然而,只要通过国家线,进入复试的机会仍然是乐观的,因为目前许多院系的非全名额还未填满。因此,在初试阶段需合理设定目标,充分发挥自身长处。

学习过程中的课程、作业和论文也是非全学生需要面对的挑战。尤其是论文要求与全日制相同,需要通过盲审和外审。许多非全学生在写作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,包括选题和投入程度等问题。在选题时也可能受到一些限制,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。

总之,决定是否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前,需要客观地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克服这些困难。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提供了灵活的学习途径,虽然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,但在提升学历、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竞争力方面,可能带来丰厚的回报。

下一篇:美国康考迪亚大学MBA广州班2021年团队拓展

相关文章

免费获得专属《择校方案》及项目价格
多一份参考,多一份选择